第五百零三节 矫正(2)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《春秋》有内外之分,亲疏之别……”
    “何以内?何以外?内中国、诸夏、王周!而远夷狄、无道、不义不仁!”
    “何以亲?何以疏?亲中国,亲诸夏,亲周,亲父母君王,而疏远夷狄、不义不仁之事!”
    “故春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,不言祭伯之奔……”
    “故《春秋》言战,有克、入、伐、取、败、围、战、侵、灭、溃、平、袭、歼、堕、获之分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一重帘内,一位头戴博冠的大儒,缓缓而谈。
    帘外弟子,皆顿首而听。
    更有数十上百名太学生与其他大儒子弟,在门外静坐,听着这位鸿儒讲义。
    因为,这位讲义者,不是别人,正是目下公羊学派内部最强力的山头之一——治学派的精神领袖赢公。
    近年来,随着赢公本人年事渐高,已经很少举行这种公开的对外讲义了。
    故而,此番开讲,吸引了大批大批的青年才俊。
    而其所讲,确实引人发省,甚至让人听得如痴如醉。
    几如夫子在世一般,常常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。
    让很多人都顿感受益匪浅。
    讲义结束,帘内的赢公在两个子侄的搀扶下,缓缓起身。
    众弟子立刻恭身拜道:“恭送老师……”
    门外听讲的诸生,也都长身作揖:“谢明公之授……”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个下人,轻身走到赢公身边,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    赢公听着,顿了顿身子,满脸的惊讶。
    赢公回头,对正在离去的弟子们说道:“眭弘、杨喜、陈番、李序、葛先……尔等五人留下……”
    “诺!”立刻有五个年轻人停下脚步,留在原地。
    只是,他们眼中,都略有些疑惑。
   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?
    甚至有些人内心还是挺忐忑的。
    “难道,吾昨日与人比剑的事情,被人告发了?”眭弘更是满心疑虑,忐忑不安。
    作为公羊学派的少壮派里的后起之秀,眭弘本人的性格,素来很奔放。
    这和他的出生有关。
    他本不过是鲁国蕃县的一个以斗鸡走狗为乐,酷爱模仿游侠的不良中二少年。
    直到遇到了赢公,才终于被领上正路,开始读书学艺,与过去的自己划清了界限。
    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。
    眭弘虽然不再中二,但做事做人,依然带着浓厚的市井风气。
    动不动就喜欢和他人决斗。
    连学术纠纷也爱用拳头来分对错。
    好在,在公羊学派内部,像眭弘这样情况的人很多。
    关键时刻用拳头说服对手,也算是公羊学派的一个标志。
    但老师,却一直不是很喜欢这种方法。
    每次被他发现,都免不了一顿训斥。
    在旁人面前,眭弘可以很飘逸,但在恩师座前,他却老实的犹如最温顺的小猫咪。
    赢公却也是满脸疑惑的看着这五个年轻门徒。
    虽然,他们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。
    年纪最大的葛先也不过三十岁而已。
    最小的小弟子眭弘甚至不过二十有二而已。
    在自己门下诸弟子中,虽然属于‘才俊青年’,但讲道理,无论名气也好,地位也罢,都还只是一个小虾米,哪怕是在自己门下,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才华。
    就连自己,也只是知道,这几个弟子比较聪明。
    那张子重是如何从自己数十名弟子里,精确的找到这五个人,首先回复了他们的手稿?
    这是无意的巧合,还是别有心意?
    赢公不得而知。
    但对方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,赢公知道,自己应该尊重。
    毕竟,人家马上就要成为‘小师弟’了。
    虽然他本人在这个事情上持保留意见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