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六节 李陵(2)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陵握着手里的那张薄薄的所谓‘侍中纸’,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。
    他不敢看,甚至不敢去想信里的内容。
    背弃祖宗宗庙,本就已经是大罪。
    被发左袵,更是必将让祖先蒙羞,家门受辱。
    余吾水会战后,李陵曾在单于庭见过十几个被俘的陇右子弟。
    甚至,其中还有着熟人——是他家乡成纪的子弟。
    结果,这些人,见到他就破口大骂。
    那位成纪的乡党,更是高声骂道:“李少卿!汝父汝祖,因汝之故,为成纪之耻也!”
    李陵听着掩面而走,不能对一词。
    妻子听说后,打算将这些战俘杀了。
    李陵却阻止了妻子的做法,命人将他们送到了汉匈边境,放归汉朝。
    但……
    他又是矛盾的。
    在匈奴六年多,两千多天,为匈奴人出谋划策,制定法令,改革军事组织,传授匈奴贵族文书、兵法。
    甚至领兵向西,征服了金山一带的蛮族。
    除了没有领兵与汉作战外,几乎所有匈奴贵族应尽的义务和责任,他都尽到了。
    所以,其实连李陵自己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坚持些什么?
    老友卫律劝过他无数次。
    两代单于,也和他谈过很多很多次。
    妻子,虽然没有和他说过,但李陵也知道,妻子的态度。
    但……
    怎么能忘记父祖的教训?如何敢忘记老母的教诲?又怎么敢真的舍弃曾经背负的东西和那么多人的寄托的希望呢?
    背祖弃宗,可不是换一下服装,改变一下发型,就能办到的。
    便是卫律,不也做着有朝一日,汉匈真正议和,魂归桑梓的美梦吗?
    所以,在犹豫和迟疑了大半个时辰后,李陵终于将手里的信函,拿到了眼前,摊开来,看了起来。
    信上的字不多,几百字而已。
    也没有讲什么特别的事情,更遑论劝他归汉了。
    但是……
    放下信函,李陵站起身来,望向外界,轻声说道:“苏子卿啊苏子卿……君比我幸运多了!”
    也不知是遗憾,还是愤怒,李陵轻声骂道:“公孙敖!公孙敖!若非汝,吾岂会沦落至斯!”
    对长安天子,李陵没有太大的恨意。
    甚至还有些愧疚。
    受君重托,却战败而降,本就该死。
    只是,宗族被诛,让他没有办法,也没脸面再回汉朝了。
    他真正恨的,是公孙敖!
    恨不得食其肉,锤其骨,拔其筋!
    因为,他李陵本不必有今日之辱,宗族也不必受诛!
    这么多年了,李陵自然早已经调查清楚,自己宗族被诛的前因后果。
    当初,他兵败浚稽山,被俘匈奴后,长安得报,天子虽然愤怒,但也没有立刻降罪,而是派人慰问和赏赐了他的母亲和妻子。
    真正让这一切事情变得无法收拾的人是公孙敖!
    那个带兵不行,滥竽充数的因纡将军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