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五节 悔不当初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和年轻人的惊诧不同,在坐的诸博士们,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眼观鼻,鼻观心。
    真有后世禅宗的‘不是幡动,不是风动,而是心动’的味道。
    哪怕江升,也是神色如常,纯当看不见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其实很简单——如今的儒门,还不是宋明那般炫酷狂拽屌的无敌存在。
    可以对武将、军事指手画脚,甚至动辄折辱、屈杀。
    现在的情况,恰恰相反!
    整个知识界,在大汉帝国的地位,都非常尴尬。
    便是号称执政的公羊学派,也不过是一个‘缘饰’的地位而已。
    什么叫缘饰?
    通俗一点,就是个辅助!
    虽然还不至于包鸡包眼,为大哥挡枪,替中单踩雷。
    但也是需要的时候,才有地位。
    一旦恶了统治集团,马上扑街的命!
    休说是他们这些博士了。
    便是整个天下的文官系统,究其根本,也只是为天子和他的大将们打工、擦屁股和刷buff的命。
    看不清这一点的,早就被赶回家种田了。
    纵然是江升,别看以前,到处鼓吹‘莫如和亲便’,宣扬着西汉版的光荣孤立。
    但,他连一次也不敢在军方面前说!
    上一个敢这么乱说的人,已经凉了差不多二十年,脑袋都被匈奴人带回家做夜壶了。
    而汉家天子和将军列侯们,更是早就用铁腕和现实,教育过了这些文坛领袖——这个天下,当家做主的是谁?
    而现在,在这新丰演武场中,数十名将军列侯、都尉、校尉,临襟正坐。
    谁敢在这里叽叽歪歪?发表意见?
    再说了……
    所有的博士们,此刻都看到了长孙殿下脸上挥之不去的笑意,以及那位张蚩尤脸上的笑容。
    虽则在思想文化界,靠着董仲舒的一波团战打赢,儒门确立了不二的统治地位。
    但,也因此迅速分化为今文和古文两个对立阵营。
    更使得大量其他诸子的巨头,穿了儒袍,混了进来。
    所以,儒家内部的混乱和对立、矛盾,远胜元光之前。
    彼时,儒生们还能和衷共济,今文和古文,还能‘君子之争,必也射乎’。
    现在却是……
    恨不得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,砍死那些异端扑街!
    公羊和谷梁,今文和古文,围绕道统之争,暗地里做了无数龌龊事,干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。
    就是一门之内,相同的学派里,打起来的时候,也是刀光剑影,血肉横飞。
    最典型的,莫过于当初公孙弘对董仲舒做的事情。
    所以现在,不论是江升,还是徐襄。
    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现在的新丰。
    喜不喜欢目前的新丰体制。
    都不敢说坏话,更不敢非议。
    每一个人都很清楚,这么做的后果,不仅仅无济于事。
    更会得罪那些掌握了权力,真正的贵族。
    更关键的是……
    徐襄和江升对视了一眼,心照不宣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两个人。
    一个是公羊学派的董越。
    另外一个是刚刚入京的诗经博士贯长卿。
    董越,自不用说了。
    公羊学派的激进派和理想派,如今已经彻底沉迷于那张子重的‘建小康、兴太平’的描述中。
    以为只是解脱自平王东迁后,礼乐崩坏的乱世,回到那有圣王治世,天下太平的理想国的最佳路线。
    故而,别说是新丰的官吏们打算兴武建功了。
    就连工坊园里的‘奇技淫巧、机变械饰’之事,现在也被公羊儒生们诠释为‘六府之事,格物致知之道’。
    某些恬不知耻的家伙。
    甚至举起了子夏先生的神主牌来给新丰的工坊园辩护。
    搞得江升,都有些没法接话。
    至于贯长卿……
    毛诗学派,虽然是从抄袭谷梁思想起步。
    但其孜孜以求的,是光大《诗经》正义。
    诗经正义是什么?
    先王之教,圣王之制。
    而这先王之教,圣王之制,又为何物?
    一言以蔽之,就是‘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袵’,用诗经的话来说就是‘啴啴焞焞,有霆如雷’‘赫赫南仲,薄伐西戎’。
    更别提,那张子重手里还有一块胡萝卜——《诗经》国风系统。
    自数月前,这张子重放出了那《诗经》序后,便当起了散财童子,把那诗经的国风系统,给当代的五家诗学派,一家送了一份过去。
    然后……
    齐诗学派、鲁诗学派、韩诗学派、楚诗学派和毛诗学派,纷纷宣布和公开了基于自身理念的国风系统和划分方式,又毫不客气的把那诗经序,稍作调整,就贴在自家的经典的第一页上。
    好嘛,于是,五家诗都受此人恩惠。
    而且,五家诗全部有求于此人了。
    道理是很清楚的——倘若这张子重对外表态,他更喜欢某家诗的倾向。
    那么,立刻就会对其他四家诗的正统地位,造成动摇。
    而且……
    毛诗学派乃是古文学派!
    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区别,除了古文大都是‘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’‘ppt创业者’外。
    其与今文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,古文多数有着非官学,从民间起步、传授、坐大的特征。
    所以,多数古文学派,都带有草根特征。
    这种特质,决定了他们的学风、思想、主张,其实源于民间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