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四节 传奇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经过了这十几日的磨合,各屯上下,也都熟稔了起来。
    回到营房,王启年将发给自己的小册子,拿在手里,正要阅读。
    就听到了屯长的声音:“全体集合!”
    他立刻起身,重新整理好自己的甲胄,然后用着极为标准的步伐,走向营房的主帐。
    只是十个呼吸的时间,所有人就全部到齐了。
    每一个人都按照着各自官阶,准确、整齐排列。
    这是保安曲的规矩。
    上级聚将,十息之内必须妆容整齐、准时到达。
    衣冠不整者、不准时者和未能按照规定,站在规定地方的,统统触犯军法。
    最低的惩罚也是十鞭!
    严重者,将要开除军籍,退还原籍!
    这些日子来的训练,已经清清楚楚的告诉了每一个人。
    在这保安曲内,服从命令和遵守军纪,是何等重要!
    最初数日,保安曲内,甚至有屯长被当众责罚,更是好几个什长被退回原籍,然后换来替补的——在外面,不知道有多少人翘首以盼,在排队,在等这营中有人犯错。
    起初,王启年也犯了错误,被人狠狠的架在了辕门上,抽了十鞭子。
    至今,背上依然火辣辣的疼。
    这疼,让他牢牢记住了自己的错误。
    从此不敢再犯。
    在军帐门口,一个年轻将官,拿着名册,走上前来,一一点名。
    “陈选……”
    “到……”
    “张路……”
    “到……”
    “王启年……”这将官叫到这个名字的时候,微微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“到!”王启年赶紧答应,然后昂着头,看着那人。
    因为,那是他的大舅子。
    汉轻车将军司马安的长子司马敬,现在的保安曲甲屯司马(屯长的副手)。
    十余日前,王启年被司马家硬架着到了新房。
    本以为,自己要娶的是什么无盐氏。
    但婚宴上,见到的却是一个婀娜美丽的少女。
    当时,王启年心里便什么想法都没有了。
    规规矩矩的,派人请来母亲,然后拜堂、结白首之盟,定同穴之约。
    想着这些,王启年就看着周遭的同袍。
    一位位队率、什长。
    几乎都是陇右系的子弟或者娶了陇右贵女的人。
    这也是汉军的传统。
    上阵父子兵,打虎亲兄弟。
    比起冷冰冰的军法、军规和呆板的军赏条例。
    更能激励士卒用死,凝聚士气的,肯定是乡党、兄弟、袍泽之情。
    从前,王启年还不知道,但娶了上官家的女儿后,在妻子的教导下,便已经明白。
    司马敬规规矩矩的将名点完,然后转身,对着军帐禀报:“启禀屯长,甲屯将官,计有队率两人、什长十人,屯司马一人,今皆以到齐,请屯长示下!”
    “辛苦司马了……”帐中传来屯长的声音:“诸君请进吧……”
    于是,众人跟着司马敬,走入军帐中。
    一入帐中,作为前队队率,王启年便带着自己的什长们,站到了左侧,与后队队率陈选所率的伍长们相对而立。
    每一个人都对应另外一个人。
    一丝一毫,都没有差错。
    这是十几日来无数次重复训练的成果。
    “诸君请安坐……”屯长的声音传入耳中:“俺这里正好有些浊酒,君等可自饮之!”
    “诺!”王启年和对面的陈选高声应命。
    然后就是各自的什长们。
    然后大家,各自有序的后退,坐到位置上。
    人人昂首挺胸,看向端坐在上首的屯长。
    屯长是一个典型的粗犷丈夫,看上去三十来岁,满脸的髯须,皮肤有些粗糙,在脸颊上有着一道深深的刀疤,看上去有些狰狞。
    但也因此,变得很有威势。
    王启年知道,屯长很有来头!
    是天子亲自点的将,从长水校尉那边空降来的。
    据说曾与匈奴人,在浚稽山血战,手下的人命起码在两位数以上。
    “军候下发的操典册,大家都带在身上吧……”屯长轻声问道。
    “回禀屯长,末将等都带来了……”王启年立刻起身答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