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节 银河帝国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延和元年冬十二月下午酉时未至。
    天色便已经黯淡了下来。
    呼啸的北风,低沉的嘶鸣着,吹起了零星的雪花,打在人的脸上,冷的有些疼!
    刘进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狐裘。
    此时,他正矗立在城楼上,看着从远方道路而来的民兵队伍。
    “殿下,最先回转的应当是贡少翁(贡禹字少翁)的枌榆社……”陈万年低头哈腰,做着禀报:“如今看来贡少翁不止是民政做得好,连带兵也是好丈夫!”
    刘进听着,点了点头。
    但心情却是莫名的紧张起来。
    他内心忐忑不已,问着张越:“张卿,孤今日服饰可正?仪容可肃?”
    这个问题,他在过去的一个时辰内,已经问过张越十几遍了。
    这一次,张越的答案还是如同上次一般:“殿下神武天成,秉山河之容,执干戚之柄,可谓穆穆君子矣!”
    刘进听完,却还是不够自信。
    没办法!
    检阅军队,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,就是了不得的大事!
    早在数千年前,诸夏文明萌芽之始,诸夏这个概念刚刚形成之初。
    禹王便在涂山脚下第一次检阅了有夏各部、城邦联军的军队,留下了著名的成语‘化干戈为玉帛’。
    自那以后,阅兵或者说观兵,便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。
    春秋时期,鲁恒公为了震慑邻国齐国,举行了大规模阅兵。
    结果因为不合礼制,被孔子写到了《春秋》中,予以抨击。
    迄今,儒生们在提到鲁恒公时,都是鄙夷不已。
    谷梁更是直接将鲁恒公与周幽王、周厉王这样的昏君相提并论。
    所以,刘进内心的紧张与忐忑可以理解。
    因为,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盛大的政治活动。
    虽然只是检阅民兵,虽然只是新丰一县的小规模检阅。
    但,若是出了漏子,或者新闻。
    只怕史官们会毫不留情的给他记上一笔。
    远方的民兵队伍,已经出现在了视线范围内。
    当先的旗帜上,绣着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’之语,已经确凿无疑,是枌榆社的民兵了。
    因为,这是只有高皇帝的子弟兵们,才有资格打的旗帜。
    “贡禹在历史上,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武功的天赋……”张越望着那支严整有序的队伍,心里面不免得意起来:“在我手中,却是文武双全,当浮一大白啊!”
    仔细想想,他改变的名人命运还挺多的。
    贡禹王吉、龚遂解延年、陈万年、赵过、胡建……
    这种改变历史,撬动风云的味道,是独属于穿越者本人的爽感。
    心情一好,张越便微微的松了松衣襟。
    扭头看向城楼上的其他地方。
    此时,已是挤满了人群。
    没办法,看热闹是诸夏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    想当初,元封三年的时候,当今天子在关中搞了一个大型的角抵戏表演。
    吸引了几乎大半个关中的百姓士民,前去围观。
    对于关中人来说,有热闹不凑,浑身不舒服。
    所以,为了顺应民心,今天工坊园罕见的放了半天假。
    几千名工匠和学徒,一涌而出。
    加上新丰县城的居民与周围百姓,一下子就将整个城市挤得满满当当。
    而城外的道路、山丘,更是漫山遍野,乌压压的全是人。
    据说,连骊乡也有百姓,冒着风雪来了新丰城。
    “若是搞一个文工团,到处表演各类戏剧、歌舞,怕是能赚的盘满钵满!”张越看着这个景象,在心里盘算着。
    以关中人民对热闹和戏剧的喜爱,加上这个时代娱乐的匮乏,张越知道此事大有可为。
    只是……
    他个人搞不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