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三十七节 大司农的疯狂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张安世听着张越的话,自然非常好奇,问道:“贤弟有何良策?”
    化夷为夏,从古至今,无数先王、先贤和英雄,都尝试过。
    有成功的,也有失败的。
    有先成功,然后失败,最后子孙卷土重来,终成大业者。
    更有起先不断失败,遭遇挫折,但却百折不挠,代代接力,最终功成者。
    当代文人的典故之中,就有着无数与此相关的故事、成语。
    筚路蓝缕、披荆斩棘、薄伐西戎、城彼朔方。
    而所有的人,所有的故事,无论古今,都有一个共同特征——此事从来艰难,非一朝一夕,所可以成功!
    近代,最成功的例子,莫过于百越之地的诸夏化。
    自秦始皇南征百越,深入不毛,直到今天。
    秦汉两代,百五十年的勤恳经营与无数将士、官员和人民的牺牲,才换来如今百越之地并入中国的结局。
    但是……
    即便如此,百越之土,也依然有很多地方的百姓,迄今依然被发文身、父子同庐而居,悬棺而葬。
    诸夏?中国?先王?
    那是什么?
    交趾、日南、珠崖、詹耳等地,随处都可以找到依然刀耕火耨、结绳记事,锥发垂鬓,不通文法,更不知自己已经是汉家天子臣民的部族与人民。
    也是因此,儒家现在主流的一些学派,才会坚持‘夷狄禽兽,不可与之言’的主张。
    概因,化夷为夏,实在太难太难了!
    即使是天纵之资,不世之娇子,天时地利人和齐聚,没有百年以上的功夫,根本看不到成绩。
    周公、太公、恒公,这样的圣贤都无法在其有生之年,见到成功的希望。
    楚国、秦国,更是历经了数百年,十几代先君的牺牲与付出,才功成圆满。
    现在,这个小兄弟居然告诉自己,他有良策,有速成之法?
    这叫张安世如何敢信?
    张越当然也知如此,他笑了笑,对张安世道:“兄长且拭目以待便知!”
    张安世听着,笑了一声,道:“那愚兄就在长安拭目以待,等候贤弟功成归来,再把酒言欢!”
    内心却是真的不太相信!
    毕竟,这可是连当年的大司马骠骑将军,狭不世之功,雷霆之威,也无法做到的事情!
    乌恒、浑邪、休屠、义渠、诸羌。
    能臣服,能顺从,但变不成真正的汉人。
    哪怕是霍去病在世之时,他们也依旧是逐水草而居,以湩乳为食,父子同庐,兄弟同妻。
    至于如今?
    连当年最忠心的月氏义从,都已经不那么忠心和顺从了。
    故而,张安世真的不看好张越此行可以功成。
    没办法!实在是史无前例!
    自古以来,就没有人能够一朝一夕之间,改变一个族群的心气、信仰、文化与习俗。
    哪怕是周公、太公这样的圣贤,穷其一生,能改变的也不过是其治下核心的区域。
    但张安世哪里能想到,这个时代,出了一个穿越者呢?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辞别张安世,张越直接驱车,到了大司农官署,递上拜帖,求见桑弘羊。
    很快,桑弘羊就带着人亲自出来迎接。
    “侍中公大驾光临,怎么也不先派人来通知一声?”桑弘羊笑哈哈的迎着张越,进了官署大门,就笑了起来。
    他最近心情很不错,事业更是再上一重楼。
    前些天,他上书天子,提出‘海船官营’,禁止私人拥有和制造可以出海捕鱼的大型渔船。
    更将整个辽西到朝鲜四郡的海域,全部划归到大司农直属的海官衙门。
    天子当然不会拒绝。
    立刻就批准了下来,准许大司农新设‘海官署’,专门负责处置和管理出海船舶,特别是辽西、朝鲜四郡的船舶。
    这让大司农的业务范围和权柄,一下子就从陆地延伸到了海洋。
    如今,大司农中有些人甚至已经喊出了‘楼船所至,皆吾疆域’的口号。
    端的是霸气侧漏,威风不已。
    他本人,更是因为此事有功,而被天子恢复了大司农的身份,再也不需要顶着一个‘治粟都尉’的头衔,来主持大司农事务。
    也是因此,桑弘羊对张越是真的很感激。
    因为,错非张越提醒和指点,他哪里能有今天?又如何能找到捕鱼这条全新的财源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