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六节 苏武归国(3)-《我要做门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在一开始,天子并未要求他单独领兵。
    只是让他承担起为李广利保护粮道以及后勤辎重的任务。
    但,是他自己不甘心当配角,是他自己极力要求和主动申请,请求单独一路出击的。
    所选的道路,也是他自己选择的。
    遭遇匈奴主力后,选择向受降城方向撤退,而不是来时的道路,也是他做出的判断。
    或许他的选择没有错,或许他的抉择是正确的。
    但……
    这些年来,无数个日日夜夜,他都会在床榻上夜不能寐,辗转反侧。
    总是会想起这些事情,总是会记起那些人与物。
    一旁的卫律,看到李陵的神色,就知道,李陵又开始纠结了,连忙出来活跃气氛,对苏武拱手道:“子卿兄如今将要归国,吾与少卿,皆为兄长欢喜,今日特备薄酒,为兄长践行,还望兄长赏脸……”
    李陵也反应过来,尬笑了一声,道:“正是如此……”
    但内心,却依然沉浸在方才的情绪里,没有走出来。
    苏武看着,点点头,道:“二位贤弟有心了……”
    于是便在两人邀请下,坐到了席间。
    很快,就有着奴隶,端来了各色匈奴美食。
    主要都是烧烤的肉类和奶制品、酒类。
    三人一边吃,一边聊着过去的事情,只是气氛却很微妙。
    卫律努力的想要活跃气氛,但却收效甚微。
    而李陵自始至终都是低着头,默默喝酒,偶尔说上几句话。
    苏武则观察着,含笑不语,应付着卫律的种种试探。
    这一顿饭,一吃就是一个多时辰。
    三人喝了足足四五斤的马奶酒,都有些醉醺醺。
    李陵更是步履姗姗,酒后的情绪有些失控。
    他摇摇晃晃的端着酒樽,走到苏武面前,道:“吾羡慕兄长啊……羡慕您……”
    “兄长此去归国,父母妻儿,想必都将在家门等候、迎接……”
    “天子与朝臣、亲友,也会为兄长设宴备酒,天下士人亦将敬仰兄长的风骨与节草!”
    “而我李少卿……”
    他哈哈笑着,眼睛发红:“生为别世之人……死为异域之鬼……被发胡服,左衽乱节,祖宗蒙羞,天下唾弃……陇西李氏,因我而为天下之笑柄!”
    “吾祖吾父,九泉之下,恐已血泪如斑!”
    “此皆,吾自作自受!”他捂着头,蹲下身子,抽泣了起来。
    此生漫漫数十载,他却近乎一事无成,尽为羞人!
    为汉臣,不能上忠君父,下孝父母,中安同袍。
    反而,丧师辱国,屈节投敌。
    为单于臣,不能辅佐单于,励精图治,重整国威。
    反而,令匈奴节节败退,如今更陷入分裂的前奏!
    他不知道,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价值?
    他还能做什么事情,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有意思?
    在其身旁,卫律和苏武,都看着他。
    但两人的想法却截然不同。
    卫律想的是,如何安慰、拉拢李陵。
    而苏武看的却是,一个或许可以劝回的李陵。
    当然,现在还是不行。
    但将来呢?
    当初,卢绾、韩王信,都曾投降匈奴,而且他们做过比李陵更可怕的事情——为匈奴做带路党,提供情报,甚至与匈奴骑兵一起进攻汉塞。
    但……
    数十年后,卢绾、韩王信的子孙,都率部归义。
    其中,韩王信的后人里,出现了弓高候韩颓当这样的汉家骑兵奠基人,更有着韩嫣这样的为天子谋划对匈奴战略的智囊!
    哪怕是现在,韩嫣之弟韩说也依旧活跃在政坛上。
    而卢绾后人也在先帝时,率部归汉,封为亚谷候。
    所以,对汉室而言,没有什么人是不能原谅的。
    只要有利,就不会计较太多。
    毕竟,政坛上,从不会计较好坏,只会计算得失利益。
    唯一的问题是——李陵本人的意愿和态度。
    苏武看着李陵,默默的捏着了手里的一个东西,然后,趁着去扶李陵的时候,悄悄的塞到了他的衣袖子里。
    李陵自然察觉到了,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然后迅速装作没事一般,只是看着苏武笑了一声,道:“却是让兄长见笑了!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