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毕竟若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武国一统,这足以称得上是百年来最大的盛世。 他们也都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 养猪这些自然都是小事情。 即便李昭不说,他们也都在准备着。 毕竟这是他们九兄弟当初早就已经商量好的。 虽然有的人起步晚,但在该准备的东西上,是一点也不含糊。 这最后一年,大不了就将养猪的成本翻倍嘛,到时候这些猪肉就全部制成腊肉。 实在不行的就直接运往前线,肉类是最不担心吃不完的。 毕竟现在的武国还有超过七成的老百姓在平日里,是连肉都吃不上的。 交州等人发展的好,有肉食吃,并不代表着全国范围内是这样。 而交州的工程现在也并未扩散到全国范围内,真正能成为当地工人,并吃到可口饭菜的人当真是不多。 “猪肉,熏肉!” 禹州。 五皇子李韵在收到李昭的催促信息后,有些脑瓜子疼。 他现在逐步改变了自己的作息规律,腰疼的次数和时间都少了。 关键是,有了孩子后,他也就没那么拼了。 反正他的封地肯定发展不是在最后的,将各个领域内的人才都物尽其用,禹州就差不了。 自从封地这里也开办了交州学院附属学院后,禹州的老百姓都高兴的不得了。 因为一般的世家大族或者是贵族都有自己的族学,他们的族学别人一般是进不了的。 至于普通人,更是想都不要想。 所以,普通人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改变命运的一天。 直到交州学院附属学院的出现,让所有贫穷的老百姓们都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。 原来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读书。 当去年招收了第一批本土的孩子进去读书后,五皇子李韵就明显的感觉到,整个属地老百姓的活力都不一样了。 那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,甚至是对未来充满了渴望的情绪。 整个禹州境内的家庭只要是符合条件的,都恨不得将自己的孩子送过来。 而且,这次交州学院附属学院是按照年纪来招生的。 学费也不是很贵,一年就几十文钱,需要缴纳一部分的粮食,孩子就可以待在学院里面学习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