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百一十八】引见常玉-《夫为佞臣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常玉双手接过,郑重颔首道:“江大人放心,此事交给我来办,定叫这些物证以及人证全部呈至陛下面前。”

    “有常将军的承诺...江某尽可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说定了此事,窦月阑却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,他万万没有想到,邓氏竟然还与少府有所牵连。

    正当他骇然不已时,江呈轶走上前,对他说道:“窦大人,今日我带着您来见常将军,是为了与您商榷接下来入宫的详细计划。常将军掌管南宫禁卫军,片刻后,会以递交灵仪队遇袭案证物的理由,暗中助我将邓氏劫囚案的相关人证与物证送入宫中,在大殿之上,协助你我在今日彻底了结近日以来发生的所有有关邓氏的案子,恢复京城秩序与东府司的运作。

    至于我与拙荆,则需要您的掩护,化作廷尉府官役,随着禀报弘农案情的监使队伍混入皇宫。如此一来,分为两拨人马,也好躲过岳桡手下禁卫的审查核对...

    但..常大人的身份敏感且特殊,是陛下贴身之臣,行事处位十分艰难。若他暗中助我之事被陛下知晓...不但会直接影响当前的局势,使得我们被压下风,令陛下再次对邓氏犯下的案子生出疑惑之心,还会卷起一场腥风血雨。

    陛下最不喜宫中禁卫与东府司、廷尉府以及司隶校尉有所交涉,定会严刑拷打常玉大人以及他手下听命的各级禁卫将领。若圣怒磅礴,治以流放之罪...也未必没有可能。因此...若事后陛下责问此事...常大人会一力撇清干系,只是这样做的后果...极有可能会将罪责推至廷尉府的头上。

    此事我有细细考量,若陛下以为是您暗中协助我运送人证与物证入宫,便不会对案情起疑,且能使我们的损失降到最小,事后,对你我二人顶多是罚俸之责,无外其他。

    但...这毕竟事关窦兄您的利益...我与常大人皆不能擅自替您做决定。若窦兄愿意...我定会与您共同承接陛下之怒。若您不愿...我与常大人则再想另外的法子将此事遮掩过去。”

    江呈轶说出此事,心情略有些忐忑,双目追随着窦月阑,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神情。

    让窦月阑担责,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。他自城外追捕苏刃归来前,便已认真量杖了此事,只有窦月阑出面,才能将控制局面,降低风险。

    窦月阑任职廷尉多年,居于京城,审查复核大魏上下的各种典狱大案多年,行事正义、秉公执法,颇受民众与群臣的赞誉,又有家族威望傍身,持立自足。魏帝就算恼怒窦月阑私下相助江府,也会顾及天下的看法与窦氏的体面,不对他进行严惩。

    但常玉却不一样,他是草寇出身,并没有什么背景,若不是宁南忧暗中提携,协助他立功,他根本不可能从禁卫军一名小小卒士,一路升至如今的卫尉之职,只要被魏帝发现他不留余力的襄助江府,没有任何家世的他,将会招致灭顶之灾。而这样一来,宁南忧便会失去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心腹大将,日后在京城行事也会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然而,这样做,又属实对窦月阑不公平。因此,江呈轶只能将他带来面见常玉,将此事说开。若能征求他的同意,则万事大吉,若不能...便只有暂缓入宫之事,另寻出路。

    正当他陷入两难的抉择中,来回反复思考此事时,窦月阑低声询问了一句:“江兄与常大人有别的两全其美的法子了?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